试用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家庭养老床位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养老服务项目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在的人口问题,数据显示我国现在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大,为了让老人们都可以得到好的赡养,养老服务一直在不断地优化完善,九牛金服介绍。

  一、 我国养老服务现状

  1. 市场逐步让渡给社会

  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经历了渐进的变迁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养老服务领域急剧扩大,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主体从国家转变为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1994年,民政部号召/深化福利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1998年,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民政部在各地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选择13个城市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试点。1999年底,民政部颁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就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至此,社会化养老服务经历多年的发展探索,开始走上制度化发展的道路。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指出,要探索国家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思路,实现社会福利事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和运行机制。

家庭养老床位分析报告

  此后,政府部门继续推进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深化。除机构养老外,2008年全国老龄办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以社区为供给主体、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成为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发展历程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养老服务是在政府不断将空间让渡给社会力量的过程中,试图走出一条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化道路。

  2. 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养老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养老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床位数和实际收养人数都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此外,以社区为供给主体,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养老服务也获得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集体举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完成了从封闭型向开放型、救济型向福利型、单纯供养型向康复型的转变。

  3. 需求层次多元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愿意到养老服务机构”长期住养”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养老服务需求开始出现分化。随着接受到养老机构长期住养观念的人群不断增加以及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人数不断增加,对老年服务的需求也分化为三个层次:一是生存需求,主要包括城市”三无”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孤寡老人和特困空巢老人。二是普遍需求,即社会平均的大众需求。相比20世纪90年代,现在有稳定收入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大幅下降,依靠离退休金生活的比例上升。为减轻子女压力,有稳定收入的老年人特别是中等收入的老龄群体倾向于用社会化方式,享受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尤其对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日常维护、日间托养、心理咨询等项目有强烈需求。三是奢侈性需求,即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高层次需求。主要是高收入老龄群体,他们希望社会提供高档的养老服务,接受包括生活护理、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在内的养老医疗一体化服务。

  金中社村通www.kingon.net专注智慧养老系统研发,提供专业的智能养老平台包括居家养老、民政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医生、医养结合等智慧管理平台,智能养老设备合作对接。

  文章来源:采编网络

返回顶部